在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战线上,有这样一位项目经理,他既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又是攻坚克难的实干家,以专业与担当为塞上水利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他,就是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工局公司”)项目经理荣磊。
扎根一线:磨砺专业技能
2007年6月,荣磊在校期间通过党组织考察,成为中共党员;2008年6月,荣磊完成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业后,正式入职宁工局公司。荣磊自投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他从最基础的技术员做起,在一个个项目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入学习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组织策划到施工落地全过程,再到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及安全、合同、信息管理体系的统筹协调,他始终践行质量效益双优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实践相融合的发展路径,最终成为具备复合型专业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骨干。他先后考取了市政公用工程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工程师职称、水利工程专业副高级职称。在多年的实践中,荣磊熟练掌握了各类水利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凭借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项目经理。
团队赋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的“领航者”
荣磊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团队成员。他积极为年轻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协作精神,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奋斗。荣磊深知“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构建“矩阵式培养模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他通过明确目标与职责,建立敏捷沟通机制,推行信任文化,定期改进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显著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他管理的项目多次获得安全生产先进基层单位与优秀项目部称号,期间培养多名技术骨干,持续为企业人才储备注入专业力量。
以身作则:引领团队奋楫前行
推进施工进度,是每一个项目经理肩负的责任。在负责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三标段项目建设中,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征地协调工作。荣磊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亲自抓协调工作,带领管理人员跑乡镇村队、进田地,下工地,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协调工作环节。作为项目经理,荣磊合理把控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确保节点工期如期完成。去年,荣磊在负责李旺净水厂、清水河二标5号调蓄水池以及清水河一标大口井工程时,因用地手续问题,导致上述项目分别在2024年10月和11月底才开工建设。面对新项目开工迟和产值目标必须完成的双重矛盾时,荣磊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挂图作战+动态优化”的管理模式,将施工计划精确到日。采用“白+黑”轮班作业机制,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实行三班倒,他本人更是不分白天和黑夜,日夜鏖战在施工一线。哪里有困难,他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终于,他带领项目团队,克服冬季低温和高强度施工任务,确保“百日攻坚”产值目标顺利完成。荣磊高效落实目标责任制,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仅去年一年,荣磊同时负责管理的6个施工项目(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1个,收尾项目2个)的进度、质量、安全、产值和成本等目标,全部按计划顺利完成,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技术创新:破解工程难题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面临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技术难题,荣磊总是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工程中,恶劣的天气条件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旦遇到下雨,渠道内就会积满水和淤泥,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荣磊积极组织团队研究应对方案,一方面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调配专业设备,加快排水和清淤工作,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太大影响。荣磊勇于技术创新,不断攻克工程技术难题。在SDDC桩施工过程中,荣磊常发现诸多影响成桩质量的问题。他立即带头成立了“提高湿陷性黄土区域SDDC桩施工质量”为课题的QC小组,经过QC小组的合力协作,攻克了地基处理的重大难题。2024年10月,项目部申报的《提高湿陷性黄土区域SDDC桩施工质量》被宁夏农林水财轻工工会评为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奖,为企业SDDC桩施工提供成熟的经验借鉴。
针对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6#调蓄水池项目,荣磊提出采用“强夯+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湿陷性黄土遇水沉降导致的结构安全隐患,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外,他主导的辐射井技术研究,因其高效取水、占地少、管理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傍河水源地建设,显著提升了供水效率。近年来,荣磊主持研发的“管道电动施工作业检测车”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时该技术创新成果荣获宁夏水投集团“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荣获自治区总工会组织的“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湿陷性黄土地基高效注水增湿孔内强夯处理施工工法》入选2023年度水利行业工法;《辐射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被《陕西水利》刊物刊发,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匠心筑梦:打造精品工程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荣磊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西干渠扩整改造工程负责的段落上,面对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高要求的施工标准,他带领团队精心策划、科学施工。在别人眼里最不可能把渠底地下水位降下去的段落他做到了,不仅实现干地作业条件,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渠道砌护改造工程中,他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工艺的执行,都做到精益求精。他坚持现场指导,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最优标准。在他的努力下,该项目顺利推进,不仅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还在质量上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成为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的标杆项目。
职工福祉:安全是工程项目最大的效益
“无安全不生产”,这是荣磊的工作信条。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到至关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他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要求,主动履职尽责,狠抓全员安全责任制落实,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红线。他常说:安全是工程项目最大的效益。每周组织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监督落实隐患整改到位,保证施工安全的稳定。在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细化管理加持下,项目部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职工们纷纷表示,跟着荣经理干,职工们既“安心”又“暖心”,职工获得的最大“福利”,就是安全生产。
初心如磐:奉献精神的“传承者”
从业十余载,荣磊始终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为信条。从新疆戈壁到贺兰山麓,他常年驻守工地,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他参与及负责的工程项目十多个,累计完成合同额超十亿元,却始终谦逊如初:“能用自己的专业守护一方水土,是我最大的荣光。”荣磊凭借着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行业内的杰出典范。他在工作中展现出的精湛技艺、顽强毅力和高度责任感,为宁夏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宁夏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面旗帜。他的事迹不仅是一线水利水电建设者的缩影,更彰显了国有企业“造福民生、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未来,他将继续以匠心筑梦,为宁夏水利水电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来源:宁工局公司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