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孙杨)5月12 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此,向青岛市的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衷心祝福。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青岛市护理行业先进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好护士获得者,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王淑娟; 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市最美劳动者获得者,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一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周佩夏;青岛好护士获得者,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护理总监、副主任护师尉蔚;十佳护士长获得者,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二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于淼林;青岛好护士获得者,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护士长、主管护师高苗苗出席见面会和大家分享在临床一线的动人故事。
发布会现场
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健康、减轻患者病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百多年来,从南丁格尔的油灯到现代护理的智慧化发展,护士始终是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是照亮生命的温暖光芒。近年来,青岛市护理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技术更高、服务更优、队伍更强。目前,青岛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6.1万余人,成为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坚实力量。
王淑娟:分秒必争,为患者开通生命通路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参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5万余人次。先后荣获青岛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好护士。近5年主持并参与课题2项,实用专利1项,发明专利并转化1项。所在的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是医院收治患者人数最多、病种繁杂、病情较重的科室之一,年接诊量15.3万余人次,其中急危重症患者5000余人次。在这里,王淑娟深深体会到“每一秒都是生死竞速”这句话的含义。一天24小时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一年365天处于待命状态,时刻准备着与生命竞速、与死神战斗。除了坚定“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王淑娟与护理同仁们一同坚持在护理学科建设上下功夫,用创新思路谋发展。开展急诊科床旁血液净化集束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开展骨髓腔穿刺输液技术,为患者快速开通生命通路,为临床抢救工作和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其中急救创新服务举措,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表扬。2024年10月,王淑娟在飞机上偶遇一名突发急症的患者,在听到广播寻医的第一时间,亮明护士身份,来到患者身边,实施有效救治,患者转危为安。这件事情得到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表扬,很多人问王淑娟事发时在想什么?是护士,救死扶伤的信念早已融入王淑娟血脉,当有患者需要,就必须要来到他的身边。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首先,全面提升急诊抢救技能,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其次,逐步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打造现代化大急诊就诊平台。第三,坚持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工作之余纷纷走出医院,下沉社区、学校、农村、企业,推动护理服务与健康科普深度融合,传播急救技能。最后,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既重视护士临床技能的提升,也重视沟通交流、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未来,也将更加主动对接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周佩夏: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一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24年,先后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市最美劳动者、青岛市最美白衣天使、青岛好护士等称号。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获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奖和齐鲁护理科技奖。护理职业从重症监护室开始,这里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工作的压力和强度也比较大,但职业的荣耀和成就感充盈着周佩夏年轻的心。24岁那年,逐渐适应了重症护理的工作,但抢救10岁严重车祸伤的小姑娘仍令周佩夏印象深刻。经过一夜的努力,成功把她从死亡线拉了回来。她的妈妈送给周佩夏两朵小红花,一朵让周佩夏放到她的枕头边,就像妈妈一直在身边陪着她,另一朵送给了自己,说感谢自己,让她以后还有机会给女儿奖励更多小红花。那一刻周佩夏深受感动,也深刻理解了“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心术。护理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命长度,更要守护生命的温度”。2015年,周佩夏成为肺病中心护士长,医院的肺病中心和护理学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任在肩,周佩夏也越来越意识到,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开展“通经宣肺法”等多项新技术,为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创建“绿色呼吸”护理学科品牌,获山东省特色护理品牌二等奖,扩大了中医护理学科影响力。作为护理管理者,采用“亚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打造学习型护理团队,提升护士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护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团队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奖。随着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疾病谱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形式正在经历变革,医疗服务全流程正持续优化,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护理以“人”为本,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养生融为一体,通过自然疗法和整体干预实现“防-治-康”全程管理,在全民健康背景下,其优势体现在预防前置化、疗法绿色化、服务个性化,为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和健康青岛建设贡献力量。
尉蔚:将技术精度升华为服务温度,保障母婴健康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护理总监,副主任护师
自1988年踏上助产岗位,37年来,从一名普通的助产士成长为产房护士长、产科中心护士长,再到现在的护理总监,始终坚守在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线,荣获坚守产房30年助产士、青岛好护士、青岛市优秀护士等光荣称号。37年来,见证了上万名产妇的幸福时刻。记得2012年医院刚搬迁新址不久,月分娩量从300余例激增到1200例,危重孕产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顺产的侧切率普遍居高,给产妇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急需专业的解决方案。面对困难,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加强团队培训、优化分娩流程、创新接产技术等一系列举措,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将自由体位分娩及无创接生技术率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产科护理团队对危重症的快速识别、快速反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达100%;侧切率也从70%降至10%,同时顺产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让更多的妈妈实现了温柔分娩的梦想。2025年,医院全面响应国家建设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医院的战略路径,启动“孕产妇全周期服务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我们以“产前-产时-产后”为经、以“生理-心理-社会”为纬,通过编织覆盖孕产妇全流程服务网络、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开发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等,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母婴健康。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之余,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产房的带教工作中。每当手把手带教助产士时,看到她们从最初的生涩笨拙到驾轻就熟,就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在传授助产经验、接生技巧、伤口缝合、胎心监护等技术的同时,也会把职业生涯中的感悟及令人动容的事例讲给她们听,激发她们对助产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在团队里,资深助产士成长为助产专家,年轻助产士也积极上进,担任起护士长、助产组长、科室带教老师等职责,实现了人才梯队的良性循环。产科的护理是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从产前精准评估到产后康复指导,从产房内紧急救治到病房中温柔细致的母婴照护,将技术精度升华为服务温度,让生命的守护延伸为全周期的健康管理,让青岛的妇幼健康事业始终澎湃着专业与温度交融的时代强音。
于淼林:用专业知识和温情关怀,为肿瘤患者带去希望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二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病区护士长,党支部纪检委员,团支部书记
1990年出生,2010年参加工作的于淼林,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曾获山东省癌痛护理实景实战争霸赛一等奖,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个人第二名,青岛市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二等奖,青岛市第二届社区护理健康科普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有二十岁,怀揣着对于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踏入临床。日复一日的日常工作越来越明白护理工作的意义,护士的治愈力不仅藏在药瓶和针管里,更藏在对患者需求的洞察与回应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安慰与陪伴,或许就是照亮患者黑暗时刻的一束光,这也是护理工作最温暖的力量。2019年,成为了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二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病区护士长。作为一名90后护士长,于淼林深感压力,但也充满了工作的动力。在科技进步的新时代,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护理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项培训班及继续教育项目。于淼林坚持在工作中守正创新,带领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开展“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面对肿瘤患者长期治疗造成的痛苦,还有心理的恐惧,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理解患者痛苦与家属担忧,耐心倾听、细心解答,用专业知识和温情关怀,为患者带去希望。为了缓解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自创并录制了张口受限操教学视频以缓解患者放疗后张口受限的问题,自开展以来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由原来58.5%降至0,并在山东省护理学术大会上进行了推广。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到促进肿瘤患者康复中,通过开展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有效缓解了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每天下午在病房走廊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用传统的中医健身方法,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邀请中医科专家针对患者的体质制定药膳食谱,药食同源,支持患者的营养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多年的护理工作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多一点关心与守护,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于淼林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高苗苗:扎根基层,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护士长,主管护师
从事基层护理工作10余年,身兼数职的高苗苗,既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护士的管理者,也是门诊患者分诊、导诊、治疗、急救等工作的执行者。荣获青岛好护士、青岛市崂山区好护士、青岛市崂山区优秀志愿服务者等称号。2016年,中心成为山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试点单位。高苗苗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家医团队的一员。自此踏上协助家庭医生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新征程。同时,作为“红马甲”志愿医疗服务团队成员,穿梭于大街小巷,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上山下坡,走街串巷,不仅走进了家门,更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无论风雨交加,还是节假日休息,只要患者有需求,高苗苗第一时间赶到。十几年来,对片区内老人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哪位老人听力不佳,哪位老人行动不便,我都铭记于心。近三年来,共开展免费入户巡诊236人次,免费入户抽血化验192人次,免费入户更换导尿管57人次。每一次上门服务,都是高苗苗对居民健康的坚守。2019年,中心率先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启动了“健康北宅”项目。该项目通过健康素养提升、医防融合、智慧医疗普及等措施,引导居民从“有病才治”向“预防为主”转变。作为项目参与者,高苗苗深感自豪。基层护士,是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守门人”。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层护理工作涉及面广,疾病种类繁多,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基层护理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社区居民,其中以老年人居多。要做社区里连接医患关系的温情纽带,不仅要关注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更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第三,现代基层护理早已突破传统打针发药的范畴,正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延伸。基层护士要有全科思维,做好居民健康的“健康管家”。最后,基层护士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基层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与医生、药师、公共卫生人员等密切协作。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基层护理工作虽平凡琐碎,但每一次为患者解决病痛,每一次看到居民健康状况改善,都让我觉得无比满足。我愿继续扎根基层,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我的专业和爱心为基层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是居民健康重要“守门人”,请问高苗苗护士长,您是如何当好健康“守门人”的?
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护士长,主管护师高苗苗:
基层护士,是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守门人”。要当好“守门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基层护士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层护理工作涉及面广,疾病种类繁多,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在社区为居民进行健康服务时,每一个细微的症状都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健康危机,每一次突发状况都考验着护士的应急能力。辖区居民阎阿姨一家是我们的家医签约服务对象。阎阿姨长期卧病在床,需要每周更换尿管。一日中午下班后,阎阿姨的老伴李大爷打来求助电话。原来是他上午在给阎阿姨翻身时不慎使尿管脱出,没有及时发现,导致阎阿姨现在痛苦不堪。放下电话,我立马边准备物品,边联系家庭医生,仅用10分钟便驱车赶到了阎阿姨家。检查、擦拭、消毒、迅速完成导尿操作,阎阿姨终于停止了痛苦的呻吟。李大爷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对我们说:“来得真及时,幸亏有你们,我们不用往大医院跑。”这看似寻常的出诊场景,是基层医疗“防-治-康”一体化服务的生动写照。我们用专业能力填补着上级医院难以触及的“最后一公里”,既要在日常护理中传授翻身技巧、尿管维护等知识,更需在突发状况时用最短时间守护生命尊严。
其次,基层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基层护理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社区居民,其中以老年人居多。我们要做社区里连接医患关系的温情纽带,不仅要关注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更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为偏瘫的张大爷翻身时,会顺手整理床单褶皱;给糖尿病患者李大姨测完血糖,总要检查药箱里药品的有效期。这些超出护理常规的“热心举动”,体现的正是我们基层护理的“温度”。
第三,基层护士要有全科思维,做好居民健康的“健康管家”。现代基层护理早已突破传统打针发药的范畴,正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延伸。为慢病患者随访时,必定要谈到“六病”筛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产妇做产后访视时,必定要关注新生儿黄疸和母亲抑郁倾向。这种“测血压看药箱,量血糖查冰箱”的复合型服务模式,让基层护理工作成为社区健康的“预警雷达”。
最后,基层护士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基层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与医生、药师、公共卫生人员等密切协作。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基层护士,用专业守护健康,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责任铸就担当。那些被岁月染白的护士服,那些被感激的泪水浸润的锦旗,共同见证着这个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的不平凡人生。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