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江河安澜新画卷

浏览:79290 次 发布时间:2025-07-08 08:59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文明之脉。当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既是落实“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而这一进程中,党建引领正是最坚实的“红色引擎”。

以“红色旗帜”凝聚治理共识,让江河保护成为“同心工程”。江河治理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打破“各自为战”的困局,形成“一盘棋”合力。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凝聚共识的“主心骨”。从长江“十年禁渔”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从各地“河长制”深化到全民护河志愿行动,各级党组织通过主题党日、党员联户、党群议事会等形式,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末梢——或组织党员带头清理河道垃圾,用行动带动群众参与;或联合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成立“党员攻坚小组”,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母亲河故事”宣讲,让“守护江河就是守护家园”的意识深入人心。党旗所指,心之所向,党建引领下的“同心圈”正越画越大。

以“红色担当”破解治理难题,让生态修复成为“民生答卷”。江河保护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面对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硬骨头”,党员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干在实处,用“红色担当”啃下“硬骨头”。在浙江,“党建+治水”模式推动10.5万名党员河长、2.3万名民间河长联动,实现“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在青海三江源,生态管护员中党员占比超60%,他们用脚步丈量雪山草甸,守护“中华水塔”的清澈;在江西赣州,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水利科技服务队”,推广节水灌溉、生态护岸等技术,既改善了流域环境,又助力了乡村产业振兴。这些实践证明,哪里有治理难题,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需要攻坚突破,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堡垒。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江河治理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以“红色传承”厚植治理根基,让绿色发展成为“永恒课题”。江河保护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党建引领的深层意义,在于通过思想铸魂、制度固本,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一方面,各级党组织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从“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另一方面,将江河保护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党员积分管理,建立“责任清单”“进度台账”,让“守护江河”从“软约束”变为“硬指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员家庭户挂牌、“护河小卫士”等活动,带动青少年、乡贤、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因在代际传承中愈发坚韧,为江河永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江河流日夜,奔涌向未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是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考”。只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凝聚起“全民护河”的磅礴力量,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为实施“江河战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文/黄立桓)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江河安澜新画卷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