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文化流量变经济增量!青岛市城阳区探索打造文化书院发展新生态

浏览:80075 次 发布时间:2025-07-08 10:25

本网青岛讯 今年以来,青岛市城阳区聚焦文化书院建设,结合文明实践体系,集中资源打造共建共享、功能多元的“家门口”文化教育综合体,实现优质文化“触手可及”,努力建成“推门见文化、转角遇书院”的全省文化社区样板区。在这场先进文化的使命奔赴中,更青春更时代、更智慧更现代成为塑造文化书院发展新生态的关键词,演绎着文化流量变经济增量的生动实践。

6月29日,在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白沙河公园城市书房,一场由东流亭社区文化书院“竹庐书院”发起的“青年+非遗:胡峄阳传说阅读沙龙”精彩上演。孝悌之道,家国情怀,诗书传家,这些胡峄阳文化的重要内涵,极富时代价值与基层治理功用,被青年们所传颂。今年6月,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文化书院,2025年党员“青春班”第二课同样引人入胜。致青春,在行动,学习青年寄语、观看井冈山精神视频、开展创业指导,他们是党员,亦是文化先锋力量。

文化社区精神磁场,青年破圈,激活夜经济

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密码,近年来,东流亭社区以国家级非遗“胡峄阳传说”项目为依托,深入挖掘整理与峄阳文化传说相关的非遗资料与非遗资源,打造“峄阳文晖 亭留美好”文化社区品牌,以全市首家沉浸式非遗共享空间“峄阳竹庐”为核心载体创新建设“竹庐书院”,整合青岛峄阳文化园、青岛峄阳文化产业街、峄阳竹庐非遗工坊、琴岛箜篌文化产业基地等平台资源,实现文化社区非遗项目在保护地活化利用,赋能产业经济发展。

在全市2025非遗节暨城阳区流亭胡峄阳文化节上,非遗美学市集、烟火市集、非遗市集等每日贯穿,将传统非遗元素与潮流展演市场紧密结合,打造“青年破圈·激活夜经济”消费新场景,呈现年轻化、潮流化的特点,让时尚、青春与活力为白沙河河岸经济注入新的“活水”。期间,充分迎合青年群体文化审美与消费习惯,非遗寻宝打卡构建“游中学、学中乐”的闭环体验,话题发布打卡激活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大流量,新形式、新场景、新消费,青春力量让非遗破圈,成为消费经济新宠。社区书院在此充分发挥“媒介中枢”与“价值放大器”功能,将节庆的瞬时流量转化为区域文化发展的持久动能。

文化社区辐射带动,服务倍增,点亮新生态

“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核心技艺,不用一钉一胶,仅凭木块间的凹凸咬合,就能让结构稳固千年……”7月1日,一场“科创木艺”研学活动在位于后田社区文化书院教育园区的指尖造物非遗文化手工馆精彩上演,大家沉浸式体验传统木艺精髓,感悟“一榫一卯”间的千年智慧。

“科创木艺是将传统木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艺术形式,它既保留了木艺的手工质感和文化内涵,又融入了科技元素,拓展了木艺的表现形式和功能,不止吸引孩子,更让不少青年人为之着迷。”手工馆负责人介绍,馆内设有木艺、拓印、手工皂、漆扇等课程60余门。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引入教育培训、非遗文创、体育健康等多领域学习机构20余家,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社区、商住小区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专业性的学习资源,辐射整个城阳街道东部白云山片区近10万人,以文化辐射实现服务倍增。

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在于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书院新生态的塑造,核心就在于以文载道、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润心,以“文化书院+”打开经济发展新空间。从“竹庐书院”产业圈到后田社区文化书院文化教育服务圈,从夜经济的澎湃到园区经济火热,城阳区文化书院新生态既为消费“添柴加薪”,又发挥着耦合效应,为经济赋能、为文化强基、为未来蓄势,犹如静水流深,催万物生发。

(来源:青岛市城阳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文化流量变经济增量!青岛市城阳区探索打造文化书院发展新生态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