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耀军徽,深情慰忠魂。7月22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庄严时刻,中共东莞市诺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以“赓续红色血脉·情暖军烈属”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饱含家国深情的拥军优属行动。在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指导下,这支扎根“世界工厂”的“两新”党组织,以实业报国的赤诚与精细入微的关怀,为烈属家庭与现役军属送去时代温度,书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一、红色基因永续:跨越世纪的致敬
晨光微熹中,党支部书记董辉带领支部骨干,手捧缀满白菊的黄铜花篮走进常平镇。当百岁烈士母亲颤巍巍接过凝聚敬意的花束,时光仿佛倒流至烽火岁月——她的儿子曾以一等战功铸就丰碑,而今诺丽党支部以“三个一”礼敬(一篮鲜花、一盒时令鲜果、一份饱含温情的慰问金),完成两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接力。
董辉书记俯身紧握老人双手:“您培养的英雄永远活在祖国记忆中,我们定将红色火炬代代相传。”这位老兵之子的话语,承载着特殊家风的使命传承。
二、实业报国担当:从车间到战位的守望
转战东城街道,慰问组走进现役军人困难家庭。当看到战士父亲病榻前堆放的药品,党支部即刻启动“精准关怀机制”:除标配慰问礼包外,特别增配优质粮油等生活物资。
“战士在前线守护国门,我们在后方守护他的牵挂!”董辉书记深情的说。这铿锵的承诺无不彰显“你在战位尽忠 我在东莞尽责”的铮铮誓言,诠释制造重镇对钢铁长城的深沉告白。
三、党建创新实践:双拥工作的“诺丽范式”
本次活动彰显三大创新突破:
1.精神礼遇新高度;突破传统物质慰问模式,特邀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陈海良部长现场讲述英烈故事和优抚政策,将政策关怀转化为情感共鸣。
2.资源整合新路径;两镇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陪同参加了慰问,活动联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立“需求清单”,后续将开通“军属急难愁盼直通车”
3.长效机制新探索;活动现场采集的军属微心愿,将纳入诺丽“红色车间”党员责任区年度攻坚项目。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董辉书记在总结时宣布三项长效计划:支部设立“军烈属关爱小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将拥军优属纳入新员工入职教育。正如嵌在党员胸前的党徽,在烈属家中折射出温暖光芒,诺丽科技正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双拥工作的提质增效。
四、时代精神注脚:湾区企业的家国答卷
作为全球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的领跑者,“东莞智造”的标杆企业,诺丽科技始终将拥军优属视为核心社会责任。本次活动经费虽仅千元,其精神价值远超物质计量——当百岁母亲抚摸鲜花露出的笑容,当患病军属紧握党员双手的颤抖,无不印证:最动人的拥军实践,恰是智能高科实验室的永恒温情,更是机器轰鸣流水线旁升腾的家国大爱。
在东莞这座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诺丽党支部正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深刻内涵:既要有“科技强军”的硬核支撑,更需“情暖兵心”的软实力浸润。这场穿越盛夏温暖行程,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范本,以赤子之心筑军民连心桥,用实业担当书双拥新篇章。
从智能高科实验室到军属炕头,从精密器件到赤子初心,诺丽科技党支部以“小切口”诠释“大情怀”。当“东莞智造”遇见“钢铁长城”,奏响的不仅是实业报国的铿锵乐章,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江山就是人民”的永恒誓言。
诺丽科技党支部支委何思,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退役军人服务部部长陈海良,电视片《致敬共和国功臣老兵》总编导张凯,常平镇、东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李艳霞 赵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