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陈彦羽)六、七月间的南通,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翻涌的热浪让城市如同巨大的蒸笼。就在这样的酷暑中,建行南通刘桥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的两位工作人员,用一场突破常规的服务,为特殊客户撑起了一片清凉的绿荫。
一个紧急来电
6月30日正午时分,建行南通刘桥支行网点负责人任海洋办公桌上的对外公示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里,一位女士声音焦急:“我父亲腿脚不便,但必须今天办理银行卡业务,现在车就停在你们网点附近,可老人家实在下不了车……”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了解情况后,任海洋立即与营运主管金鑫萍启动应急服务预案。他们快速整理好授权委托书等业务资料,不到五分钟,两人已顶着烈日冲向停车场。室外35℃的高温下,笔挺的工装很快被汗水浸透,手持的文件袋在滚烫的空气中微微发烫。
一方移动的柜台
在狭小的车厢内,工作人员躬身半跪在座椅旁,将文件夹平稳地垫在膝盖上展开。“老人家,这里需要您亲笔签名,我慢慢读给您听。”他们特意放慢语速,用当地方言逐条解释条款。
一次服务的升华
业务办理完毕时,客户女儿突然红了眼眶:“这么热的天,你们连口水都没喝……”而工作人员只是笑着摆摆手:“下次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建行还可以提供预约上门服务。”返程途中,两人的手机同时收到气象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相视一笑中,那份满足感却比烈日更灼热。
延伸的思考
这场特殊的“车内服务”背后,是建行“劳动者港湾”服务理念和学习“张富清”精神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刘桥支行已建立特殊客户服务档案57份,配备适老化服务工具包6套,开展移动服务23次。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这些带着体温的服务细节,恰是科技无法替代的人文关怀。
刘桥支行网点负责人任海洋在服务复盘会说:“银行的服务半径,不应止步于网点的玻璃门。当客户的需要在前,建行人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歇。”这份承诺,正在每个建行人的汗水里,浇筑成百姓心中最坚实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