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扎营说:相传西汉初年,韩信率军灭赵时,曾在此扎营,后将老弱残兵留住此地,渐成村落,故名留营。
在石家庄桥西区合作路西延路北,有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民俗文化的地方——留营泰山圣母庙民间信仰场所。这座占地约5亩、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庙宇,是当地居民精神寄托的所在,也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上世纪90年代,在居民的踊跃捐款与村集体的积极筹资下,留营泰山圣母庙在保留原庙基础上重新修建,形成了一座布局规整的两进院落。前殿为泰山圣母庙,后殿则是七里湾奶奶庙。其中,泰山圣母庙主殿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后于清康熙47年(公元1719年)重建,古朴的建筑风格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南北厢房建于2000年,与主殿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和谐的庙宇格局。而湾里庙主殿及南北厢房,则于1999年落成,为这座庙宇增添了新的风貌。
留营庙会最热闹非凡的时刻,当属每年的庙会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七里湾奶奶庙会日;农历四月十八,则是泰山圣母庙会日。每到这两个特殊的日子,留营社区便热闹得如同欢乐的海洋。为确保庙会活动顺利进行,留营社区积极响应上级指示安排,社区两委召开会议,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庙会前期的戏台遮阳网的安装;路面硬化铺设石砖,栽种绿植;协助戏班布置舞台、调控音响、背景LED屏幕;从物业调配洒水车到庙会现场,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保障消防安全;安排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起维护庙会踩街期间的道路畅通。会议从安全保障到后勤服务,从场地布置到人员调配,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周密部署,确保庙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庙会当天,留营社区以无比的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一下车就能感受到留营居民的淳朴与好客,暖心的接待让他们宾至如归。庙会上,精彩纷呈的民间习俗表演轮番上演。舞龙舞狮队伍踏着欢快的鼓点,灵动起舞,巨龙翻腾、雄狮跳跃,尽显力量与灵动之美;激昂的鼓乐声震云霄,节奏铿锵有力,仿佛能振奋人心;戏台之上,唱大戏的演员们粉墨登场,字正腔圆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将一个个经典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杂耍艺人也不甘示弱,他们凭借高超的技艺,为观众带来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的表演。杂耍与戏曲相互交织,为居民和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留营庙会就像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万花筒,在这里,古老的民间信仰与传统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当地居民寄托美好愿望、祈求平安顺遂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鲜活课堂。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留营庙会始终坚守着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来感受它的精彩,让民间信仰与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通讯员:李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