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守护江河安澜,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浏览:78549 次 发布时间:2025-07-24 14:33

近日,《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出台,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系统的治理智慧,为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锚定方向、擘画蓝图。

坚守安全底线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首要前提。《意见》始终将“江河安澜”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江河之险,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危;防洪之责,系着国计民生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新建50多座水库、加固干流堤防,用工程措施筑牢防洪屏障,这样的实践正是对安全底线的有力守护。《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构建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从完善水库、堤防等工程网络,到提升雨情水情监测预报精度,再到健全洪涝灾害防御机制,每一项部署都透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聚焦生态修复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核心要义。《意见》始终将“人水和谐共生”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江河不仅是水资源的载体,更是生态系统的枢纽,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长江岸线162公里腾退复绿、1225平方公里滨水空间重现生机,“十年禁渔”让江豚逐浪成景;黄河流域通过生态补水、水土流失治理,让干涸的河道重焕光彩,这些成果印证了生态修复的深远意义。《意见》紧扣生态系统整体性,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针对南北方江河特点实施精准修复,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打破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从生态系统的根与脉入手,推动江河从“亚健康”向“健康态”转变,让每一条河流都能清澈流淌,每一片水域都能生机盎然,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生态家底。

凝聚共治合力是江河保护治理的关键支撑。《意见》始终将“全民参与”作为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江河保护从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从“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情感共鸣,到节水型企业、社区创建中群众的积极行动,公众始终是江河保护的重要力量。《意见》深刻把握这一规律,一方面健全“中央统筹、流域协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让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避免治理碎片化;另一方面强调传承水文化、弘扬江河精神,通过公众教育体系提升全社会爱水、护水意识,让“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同频共振,让每一份力量都汇入江河保护的洪流,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民共治”的生动格局。

从乌梁素海“塞外明珠”重焕光彩到“化工围江”难题逐步破解,从长江禁渔让生态回归到黄河治理让流域变绿,我国江河保护治理已迈出坚实步伐。《意见》的出台,是历史的接力,更是新的出发。它以安全为基、以生态为要、以共治为道,终将推动江河保护治理从“局部改善”走向“系统跃升”。(文/刘思怡)

供稿:江西井冈山市红星街道

责编:吴贵林

初审: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守护江河安澜,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