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法治剧的破局之作与现实启示

浏览:79274 次 发布时间:2025-07-09 08:50

在法治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以法之名》以7.8分的豆瓣评分和全网热议的态势,为国产法治剧树立了新的标杆。这部由张译、蒋欣领衔主演的检察侦查剧,不仅以"刀刃向内"的叙事视角打破传统涉案剧的创作窠臼,更通过真实案例的戏剧化呈现,勾勒出新时代司法改革的壮阔图景。

一、题材突围:当检察官成为"手术刀"

不同于《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的雷霆万钧,也不同《扫黑风暴》里专案组的直面黑恶,《以法之名》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检察侦查这一鲜少被影视作品触及的领域。剧中,张译饰演的洪亮检察官在复查"万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发现案件背后存在着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的蛛丝马迹。这种"案中案"的叙事结构,不仅增加了剧情的悬疑性,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搬上了荧屏。

剧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当洪亮在调查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时,他并没有选择蛮干,而是通过合法程序,一步步揭开真相。这种对司法程序的尊重,对法律权威的维护,正是该剧想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它告诉我们,法治社会不是靠个人的英雄主义来维系的,而是需要每一个司法工作者都恪守职责,依法办事。

二、叙事革新:在悬疑外壳下包裹现实主义内核

《以法之名》的叙事手法堪称一绝。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倒叙、插叙等多种手法,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构建起一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网络。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剧情的张力,也让观众在解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司法改革的艰辛与不易。

剧中,洪亮与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之间的对手戏尤为精彩。两人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却因为立场的不同而站在了对立面。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不仅增加了剧情的戏剧性,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司法工作者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与考验。

三、角色塑造:打破非黑即白的脸谱化设定

《以法之名》在角色塑造上也颇具新意。它并没有将人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每个人物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蒋欣饰演的郑雅萍检察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工作中雷厉风行,但在生活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柔情一面。这种"刚柔并济"的角色设定,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司法工作者的独特魅力,也打破了传统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单一化的刻板印象。

而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有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又有着对权力的渴望和迷恋。这种复杂的人物性格,让观众在恨其不争的同时,又不禁为他的命运感到惋惜。

四、现实映照:法治进程中的自省与自纠

《以法之名》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共鸣,还在于它深刻反映了当前法治进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剧中,洪亮等人在调查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来自黑恶势力的威胁和阻挠,还要应对司法系统内部的种种掣肘。这种"内忧外患"的处境,正是当前司法改革所面临的真实写照。

剧中有一个情节令人深思:当洪亮等人好不容易找到关键证据时,却因为程序问题而险些功亏一篑。这种对司法程序的严格遵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剧情的冲突性,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法治社会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以法之名》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法治题材电视剧,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时代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司法改革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司法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这部剧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法治进程的独特视角。(文/涂悦)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法治剧的破局之作与现实启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