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守文化根脉 铸振兴之魂——让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焕发新生

浏览:76919 次 发布时间:2025-05-16 10:24

乡土中国,文明根脉深植大地。那些流传于市井的非遗技艺、镌刻在族谱里的家风家训,既是地方文化的鲜活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兴旺的硬支撑,更需要文化传承的软实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走出去,已成为各地探索的共同课题。如何让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把握两对关系:既要把握好“地方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又要平衡好“保护”与“开发”的尺度。

一、构建地方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纽带

中华文明的演进史印证着多元一体的文明特色:秦汉时期楚地浪漫基因与中原礼乐文明的交融,唐宋时代丝路文明的互鉴共生,都在彰显地域特质的同时滋养着文明母体。地方文化如同溪流,只有汇入中华文明的长河,才能获得奔涌向前的持久动力。

地方特色不是孤立的文化标本,而是中华文明基因库的有机组成。当宗祠里的楹联成为青少年思政课教材,当古戏台的戏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地方文化便突破了地域局限,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

二、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共生之道

文化遗产的保护绝非静态的封存,福建土楼在持续居住使用中传承营造智慧,苏州园林通过周期性修复维持美学意境,西安城墙在市民漫步中延续城市记忆。这些活态传承案例证明,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文化遗产存续的必要条件。

我们既要守护文明根脉的纯粹性,又要激活历史资源的当代价值,唯有在创新中传承,在发展中守护,让文化遗产既保持历史真实性又焕发当代生命力,方能真正实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明根脉,扎根沃土方能汲养时代;文化薪火,守正创新才能永续传承,我们既要让文化遗产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更要让文化自觉升华为民族自信的精神底座。唯有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根脉,以创新之志开辟传承新局,才能让文化遗产换发新光彩。

(德安县车桥镇    查威)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守文化根脉 铸振兴之魂——让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焕发新生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