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它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稍不留意,便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侵蚀党风政风,带坏社风民风。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深知“小节之处见党性,细微之处显作风”,应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齐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社会风尚。
筑牢思想“防火墙”。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一旦成风,危害巨大。违规吃喝花样翻新、屡禁不止,根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有的干部将违规吃喝视为“小事小节”,未能意识到其背后隐藏的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风险。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背离党的宗旨,绝不是小事小节,而是作风建设的大敌,是腐败的“催化剂”。警示教育常抓不懈,通过典型案例让铁规禁令入脑入心,让干部身临其境感受其害,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五本大账,拧紧党员干部思想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违规吃喝的“防火墙”,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拒碰违规吃喝红线。
拉紧自律“警戒线”。自律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石,面对纷繁诱惑,须严守自律防线,自觉远离违规吃喝的泥沼。“饭”为表象,“局”藏玄机,违规吃喝实为“圈子文化”滋生的温床,是借“餐桌”构筑利益输送的暗渠。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言行边界,绝非个人私事,是党性修养与纪律意识的直接表现。在人情往来中,须时刻保持如临深渊的警觉,洞悉“局”中潜藏的风险,以清醒头脑抵御诱惑。当以内在戒心强化“破局”定力,坚决遏制“入局”冲动。党员干部要打造干净清爽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警惕“小意思”暗藏的“糖衣炮弹”,以“第一次”为防线筑牢底线;管住“小爱好”潜在的风险缺口,坚决拒腐蚀于“突破口”之外。
铸牢监管“铁栅栏”。抓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制度的执行力。要从根上铲除违规吃喝,没有制度的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需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和行业特性,深入剖析违规吃喝典型案件的具体表现、背后根源,全面排查违规吃喝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有针对性地完善财务管理、公务接待、商务接待等防范和纠治违规吃喝的各项措施,形成务实管用的制度措施。要狠抓制度执行,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问题的整治,进行跟踪问效,多杀“回马枪”,增强刚性约束,确保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举报渠道,让违规吃喝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对查实的违规吃喝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企图违规者不敢逾越雷池。(文/詹小库)
供稿:中共铜鼓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