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陶顾杨 缪小娟)7 月 1 日正午,江苏如东洋口镇的柏油路被晒得发烫,温度计飙升至 36℃。池塘头村党总支书记缪小娟带领村 "两委" 成员,拎着王老吉与面包等夏令用品,叩开了 85 岁参战老党员符学银的家门。没有红毯铺地,没有麦克风轰鸣,这场特殊的 "七一" 纪念活动,把庆生会搬进了老党员的堂屋,将汇报会放在了条凳上,用浸透汗水的脚印丈量新时代的党群距离。
"书记,你们衣服都能拧出水了!" 符学银老人颤抖着递过毛巾,缪小娟将慰问品放在斑驳的床头柜上,笑着说:"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吃的苦,,我们晒这点太阳算啥?" 蹲在老人床前,她展开手绘的村庄规划图,从新修的灌溉渠、高标准农田建设讲到即将落地的智慧农业项目。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图纸,浑浊的眼睛泛起光亮:"当年打胜仗靠群众,现在搞建设也要听民意!"
慰问组顶着烈日辗转 12 户老党员家中。在洋口医院,建国前老党员于六江指着窗外新落成的高标准农田感慨:"现在种粮得靠科技,年轻人得知道,智慧农业也是 ' 新公粮 '。" 这句话被缪小娟用钢笔重重描在笔记本上。退休老书记于昌元则在自家方桌上 "开课":"别总想着大会堂里开会,田埂上的建议才烫嘴!发展新质生产力,得让每个党员都成为田头的 ' 红旗 '。池塘头村海洋捕捞的渔民多,禁捕期,给渔民建个’家,利用这个时期宣传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下午 6 点,晒红的脖颈还在脱皮,村委班子已在村部召开 "高温议事会"。汗水洇透的笔记本上," 成立银发智囊团 "、“渔民之家”等 17 条建议清晰可见。会议当场敲定三项举措:组建老党员" 智囊团 "每月开展" 方桌论坛 "“渔民之家”,将 7 月定为" 高温调研月 ",设立" 延安精神实践奖 "。
暮色里,缪小娟在工作日志写下:"今天最珍贵的党龄礼物,是老党员们用岁月焐热的 ' 延安密码 '—— 舞台不在大会堂,而在百姓的条凳上;初心不在麦克风里,而在田埂的问计中。" 这场没有聚光灯的庆生会,用 36℃的热浪,把 "从群众中来" 的信仰,烫成了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